分手后,如何爱自己?

分手后,时间突然空出许多来。

最难的还不是一个人吃饭睡觉,而是那些一不小心就会冒出来攻占你的念头——

“我好想ta;我的决定是不是错了?”
“某件事如果我换个处理方式,结果会不会不同?”
“亲密关系怎么这么难啊,是不是我有什么性格缺陷?”
“这样下去会不会孤独终老?”
……

这些不断在脑中打转的想法,最终都指向的是两个深层信念:

“我没人爱” & “我照顾不好自己”

回想我自己过往的关系,知道不合适却拖拖拉拉没敢分手,或者分手后的持久伤痛,都根源于这两个信念。

关系的终结,既可能让这两个信念变得更强,却也是一个绝佳的契机,让我用新的想法和行动去慢慢化解它们,直到我坚定地相信,“我是被爱着、被照顾着的。”

所以,如今我看到分手送给我最宝贵的礼物——
一段用心经营“爱与照料”的时间。

brown leaf
Photo by Matt Reed on Unsplash

待分手初期的剧痛平息后,我拿出日记本,写下了这个问题:

“What do you need to live well alone? ”
——你需要什么,让自己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?

提出这类需要用心而不是脑来回答的问题后,我都会用左手来写答案。

左手连接的是我的情绪和直觉,而非逻辑和思辨。

左手写出来的字歪歪扭扭,像个呆萌的小学生,也提醒着我,用心呵护我的内在小孩,满足她的需要。

9521571229462_.pic.jpg

分享一部分我的清单吧——

1. 看见并拥抱我的恐惧、孤独和羞耻

左手写出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个,而不是更直接、更积极的“要爱自己”。

惊讶之余,更多的是感动,感动内在小孩的这份智慧——不要对抗阴影。

的确,失恋者之所以痛上加苦,很大一部分都是因为太想要尽快摆脱这些“负面情绪”了。

朋友家人也总是会劝说,“不要害怕孤独”、“你很棒的,总会找到合适的人啦”,但那样反而会让产生更多拉扯,还会更加讨厌自己,因为自己此刻根本无法改变这些很“丧”的想法和情绪。

所以,爱自己的第一步,就是爱自己的一切阴影,尤其是去爱那些你急于“改善”的地方。

例如,你可能会自责,这段关系搞成这样,很可能是因为“我太黏了,我太作了”。这时候,你可能会立即去想,我为什么这么黏这么作、今后要怎样可以变得更成熟更独立。然而,这样一来,那个被你评判为“黏”和“作”的小孩,就被你推得越来越远了。

你要做的其实真的不多,只是看见,拥抱。

所谓的“黏”和“作”,只是那个小孩不知道如何满足自己的需求的哭闹而已。你要慢慢靠近ta,甚至成为ta,全然体会ta的恐惧和无助。

告诉ta,你的感受,你的表现,都是OK的。我在呢,我不会抛弃你。

(我在章鱼觉醒社群里分享的那篇《焦虑型依恋者需要的是变独立吗?》用亲身体验,详细写过这个成为阴影并拥抱它的过程。)

2. 用理想伴侣的口吻跟自己对话

分手后,难免时不时产生强烈的想要爱与被爱的欲望,但此刻没有其他人,前任不在,下一个人还没有出现呢。

“假装自己现在就有完美恋人怎么样!?” 歪歪的字提醒我。

这才发现,如果此刻我就是他,我会立刻改变跟自己说话的方式。

他肯定不会粗鲁地跟我说,“你傻逼吗?”,“你活该”,“你有病吧”,而这些正是我们脑子里特别熟悉的自我批判的用词。

而他,在我难过的时候,会用充满怜爱的眼神看我,会叫我“亲爱的”、“宝贝”、“甜心”,会帮我裹上柔软的毯子,会为我点上蜡烛,冲一杯热可可。他会听我的不安,会抱着我说,“我在听呢”,“你没做错任何事”,以及——

“有没有我,你都值得被爱。”

3. 与自己做爱

当然,这位理想的伴侣也会跟我热烈地做爱。

分手后,身体接触的减少,很容易演变成空虚、以及对自己性魅力的质疑。

然而,单身不等于无性呀。

我有了更多时间,慢慢洗澡,轻轻抚摸自己,在镜子面前欣赏自己的全身——

这并不容易,因为大部分人都倾向于首先看到自己不太满意的部位,然后心生评判。但这也恰恰是特别好的机会,去一次次靠近自己的“不完美”,慢慢开始相信自己“够好了”。

如今,我会常常和自己玩各种玩具,试探手指的轻重、频率、温度和质感,享受自己的呻吟,满足地入睡。

不用否认,与自己做爱和与他人灵肉相交,还是非常不同,不必逞强说只要玩具和手指就够了。所以,如果出现了孤独感,或者如果开始想念某个人,就承认这份失落,用心哀悼它。

甚至,哀悼与愉悦是可以并存的。当我接近高潮时,如果突然有悲伤涌现,我或许会流泪,会哭喊,当高潮来临,会更容易向这些情感敞开,让它们赤裸呈现。

然后,像第1条里提到的一样,拥抱它们。

4. 少做事 多临在 (Less Doing, More Being)

在分手后多出的时间里,什么都不做,是最难的事情了。

我们会想出成千上万种方法来逃避与自己在一起。甚至,最开始进入亲密关系,某种程度上也是应对策略之一。

很多人都会使用不太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分手的痛苦,例如大量抽烟喝酒,暴饮暴食,连续看AV撸管,躺在床上整天刷剧刷微博,都是为了避免与内心泛起的种种情绪波澜相撞。

你以为这些“负面情绪”会吞没你,结果,你的时间精力反倒被那些自我麻痹的应对方式吞没了。

一起被掩藏的,还有情绪下面,那层你本可以发现的、不会被任何外在变化动摇的喜悦与平静。

我越来越意识到,过去几年我在遇到痛苦时的所有应对,都还是太多doing了。哪怕是“健康”的应对,比如健身、做有营养的饭、看灵性书籍、听优秀的播客,我也曾使用过度,直到它们变成另一种逃避,不再健康。

而我们的社会最认可的疗伤方式就是投入工作了,尤其是高难度的工作。 所以我在攻读博士的那些年,有着名正言顺地把负面情绪丢到一边的理由。不过,它们终归会以更喧嚣的方式反扑回来,直到你关注为止。

如今,我会提醒自己做减法,放慢脚步,少看书,少工作(哪怕是自己热爱的工作),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应对,直接去面对那些我不想与之相处的阴暗想法和情绪。

当下发生什么,都敞开迎接,任它自在吧。

woman sitting on seashore
Photo by Simon Rae on Unsplash

5. 练习双脚站立

亲密关系中的许多人,尤其是女生,很容易为了成全对方,牺牲自己的喜好。

仿佛是单脚站着,有一大半的重量都靠在了对方身上。也就难怪对方的风吹草动都会让自己站不稳,难怪对方撤走后,自己就会摔个大跟头。

老实说,几年前的我,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双脚站立的。并且,这种不相信是在潜意识里的,连我自己都没察觉,梳理了过往许多重复模式才发现。难怪我会在一段恋情摔完之后,又仿佛好了伤疤忘了疼,热衷于找下一个对象。

不,我不是说女人应该完完全全靠自己存活。极力塑造独立自强的女性,本就是现代社会的妄念。

健康的关系既不是dependence,也不是independence,而是interdependence。 在我有能力自己站稳了之后,再去跟人互相扶持和依偎,比起只能单腿站立,会踏实许多。

而一个名副其实的双脚站立的练习就是站桩了。这是我八年前练过的东西,很开心我的内在小孩提醒我把它捡起来。在这里推荐大家一个音频,《黄庭站桩》,也是黄庭禅坐的张庆祥老师引导的。

自从进入单身后,我每天早上的打坐冥想变成了半小时的站桩,出一身汗,让身体里能量畅然流动。随着下半身越来越稳,气息越来越沉,这种身体的变化自然很难再与旧有的信念兼容,从而让“我可以双脚站稳”这个信念越来越扎实可信。

当然了,如果你在关系里一直都是过于独立,以至于总是逃避疏远,或许练习接触即兴,试着把自己的一部分重量交给别人,或者体会被人依靠的感受,比站桩更适合你。

(突然响起张老师的画外音:Know your game啊朋友!)

6. 以痛苦为指南针,追寻你的人生意义

当亲密关系从优先级里暂时撤退,你也就成了有大量时间去耕耘你的人生意义。

追寻人生意义,跟前面提到的用大量“工作”逃避情绪不是一回事。

意义不可能脱离于你的真情实感凭空而来,相反,你最强烈的那些痛苦感受,恰恰是意义的指南针。

例如,我小时候最害怕的被欺负没人保护,而如今最有天赋的事情之一,就是为自己和社群抱持安全空间

又比如,我在最近这段关系中,最遗憾的就是依然有某些把自己放低的时候,从而我会提醒自己,要毫不抱歉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,不要轻易收起自己的力量,自然会有人欣赏你全部。而帮助他人绽放真实的美和力量,也成了我的人生目的之一。

当“负面”情绪与人生意义相串联,就像建起一套水利工程,狂暴的洪水被温柔引导,灌溉着你的心田,转动起生命的水车。

7. 与朋友和社群发生真实联结

分手时很大一部分痛就在于,曾经的亲密无间不得不被一刀切断。在这个断层里,孤独和自责很容易跑来填满它。

偶尔与朋友和安全的社群分享你的真实状态,并不会立刻填满这个分离的沟壑(认为“朋友的爱可以置换刚刚失去的那段亲密关系”,跟“自慰可以替代与他人做爱一样”,也是自欺欺人)。然而,你能从不同形态质地的联结里,获得陪伴,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盲点,成为一个更有爱的人。

8. 融入自然,让大地接住你

失恋的人,很容易陷入对亲密关系穷追不舍的思考中,视角变得狭隘,只看得到自己或对方,忘了自己身处的其他维度。社群是一个维度,自然是另一个。

我们不过是这颗呼吸着的星球上的一群有机体,而此刻的你我之所以能够存活,是因为我们一直在接受着自然的馈赠——水、火、空气、土地、蔬菜、真菌、草药。

在你觉得不被爱的时候,可以提醒自己,我正在被大地稳稳地支撑着。如果能赤脚去草地上走走,一定会更有切身感触。或者想想在风暴中毅然挺立的大树,想象自己的视野被拉到了一个广角,情爱里的苦痛似乎也没有那么大了。

“我被大地(甚至宇宙、神)爱着,不论我如何摔倒,都会被她接住。”

这份信念在我的DMT之旅之后,更加深刻地烙进了我身体里。之后的每一天里,它依然鲜活。

如今我相信,我们不需要任何药物,都可以在清晨绿叶上圆滚滚的露珠里,窥见这个唾手可得的秘密——只要你在自然面前,多驻足片刻。

Landscape of Castilla, Spain
Photo by Jon Ander on Unsplash

以上就是我的清单了。

分手后的每一天,我都会至少看它一遍,提醒自己,这是我内在小孩(它其实是有大智慧的呢!)对我的指引。

在这段时间里,尽管时常都有悲伤席卷而来,但循着这份清单,我依然深深相信,自己是被爱着、被照料着的。被自己,被朋友,被社群,被大地。

想起我的朋友Nada说的,“你每次都知道,怎么做是对的。但做对的事情,太难了。”

就像大部分人都知道,“爱自己”是对的事,但你却遍历所有岔路,自责,自毁,自我设限。

如果你愿意花时间为自己列出具体的清单,并尽可能追随它的指引,或许能让自爱这件事容易一些?

愿你余生的大多数时光,都被爱着,被照料着。

-完-

All rights reserved
Except where otherwise noted, content on this page is copyrighted.